农大党字〔2013〕9号
(2013年3月12日印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建设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我校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突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协同创新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和研究基地,培育出一批研究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竞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具有突出社会影响力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效,创新意识和创新效益大幅提升,加快我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进程,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科技创新要素的整合
(一)实行学院(或学科)分类建设
建立学院(或学科)分类建设与指导体系,逐步创造条件,对不同学院(或学科)的发展实行分类建设。鼓励具有省级以上优势特色学科的学院率先建设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学院(或学科)。学校对不同类型学院(或学科)科研任务设定、工作量考核、职称晋升、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实行分类管理。整合学校科研特色和优势,建设特色学科群,形成以人才为根本、学科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有效的创新机制及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优势。
(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对校、院两级研究所进行重新认定,加强管理,规范考核,条件成熟时,组建以全职科研人员为骨干的专业研究所。鼓励和支持跨学科、跨学院创新合作机制,以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大任务整合科研资源,组建和申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对省(部)批准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给予优先支持。
“十二五”期间,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我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要,依托“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和“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实验站、博士工作站、实践教学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基地等。主动推进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间的深度合作,打造科技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分类、分期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重大社会经济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条件成熟时,组建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战略联盟。
(三)实施“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工程”
制定和完善校、院两级科技创新团队的遴选、培育和考核办法,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科学管理,着重培育一批长期合作、自然形成、结构合理、有竞争力的省级、校级科研团队,使其逐步具备冲击国家级团队、承担国家级大项目的实力。以项目、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组建校、院两级科研团队,确定团队负责人、骨干和建设规划,经校学术委员会论证、审查通过并经学校批准后实施。校学术委员会每两年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一次考核,从达到目标和完成任务的院级团队中遴选校级创新团队并在政策、项目、资金、实验室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不达目标、不能完成任务的团队,学校将取消各项扶持措施。对已有的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学校落实各项配套措施。
(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1.实施“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规划和科技创新人才遴选、考核办法。重点培育40岁以下科技创新人才和35岁以下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证该计划的实施。
2.采取多种途径增加公派出国访问学者的人数,逐步改善教师的科研和教育背景。遴选优秀中青年教师、科研、管理骨干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留学。优先选派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人选参加我省即将实施的公派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留学的地方合作项目。
3.要求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参加PET-5的考试。
(五)建立健全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和学术资源的共享机制
1.在保持有关单位管理和使用权的前提下,对价值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实行完全开放和有偿使用,搭建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的信息共享平台,公布大型仪器的性能、测试项目及收费标准、所属学院和实验室、存放地点、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制定仪器设备年度考核评价办法,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由单位、部门所有向全校合理调配与使用转变,优化整合校内设备资源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开放仪器设备收费标准以及有利于各单位参与共享的管理办法、收取使用费用的校内结转办法。收取的费用由设备所属与管理单位使用,学校暂不提取修购基金。
2.对使用频度低的仪器设备实行黄牌制度,将连续两年被出示黄牌的仪器设备归入公共平台,由全校各单位根据需要认领。对无单位认领的仪器设备,则退出管理体系。对使用频度高的仪器设备,学校负责维修费用,并根据工作量给予奖励。
3.建设科技文献、科研成果、科研团队、校各级各类人才信息、科研项目共享数据库和学术文库,实现各类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六)建立重大科技项目(课题)的良性培育机制
1.从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活科技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入手,通过组织申报重大项目带动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提升,依托团队和平台建设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我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课题)的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优化逐步构建我校“机制-项目-团队-平台-成果-效益”科技创新良性发展模式。
2.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的申报制度,拓宽科技项目征集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形成机制和储备制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3.重点支持省、校两级科技创新团队和各级科技创新人才,紧盯国家和山西省相关领域的重点支持计划和项目、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山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按照“国家及山西省急需、区域一流”的标准,积极协同国内外创新力量,做好国家项目和省级重点项目的储备。
二、创新科技管理工作的机制体制
(一)完善科技管理机制
1.建立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全面修订《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科研业绩评价标准》以及《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学校科技管理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2.完善科研奖励制度,修订《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科研奖励办法》。。充分发挥科研绩效津贴、专项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等的激励作用。对高层次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杰出科技创新人才给予重奖。各类科研奖励采取直接奖励的方式。
3.学校成立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委员会,负责对学校购买和配置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以学院为单位,成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机构,对科研仪器实施统筹管理。学校根据学科发展和科研需要,分期组建校级开放实验室,探索科研用房、实验仪器设备等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今后凡配属各单位的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承诺对全校开放使用,否则不予配置。
4.进一步明确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评定教授职称的必要条件。
5.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后管理办法。细化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岗位科研工作要求。
6.建立教师在生产一线工作制度,制定《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管理考核办法》。
(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我校学术规范,形成科学的学术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2.加强对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使广大教师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3.制定《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关于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的规定》,在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出台正确的导向性政策,加强对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校各单位要从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全局出发,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落实好有关政策,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协调服务,强化科研管理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统筹推进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决策与管理中的作用,在科研团队建设、学术规划制定、学术资源分配、科研质量和成果评价以及学术争议处理等方面进行咨询、论证、协调,行使学术决策权,为党委、行政有关决策提供学术依据。由校学术委员会定期组织评价和认定学术刊物的级别,作为学校科研绩效考核、科研奖励、职称晋升、专业技术人员聘后管理、研究生与本科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统一依据。
(三)确保投入。校院两级要加大争取科研项目(课题)的工作力度,保持经费的快速增长。学校确保科研工作经费、各类专项经费、配套经费、科技平台建设费等预算安排,并按照学校财力逐年增加预算,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和杠杆作用。
(四)稳步推进。根据部门职能和学校工作实际,逐年将有关任务分解到有关职能处室,年终考核,推进落实。
(五)营造氛围。强化对广大师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在全校上下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和落实创新发展任务;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和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典型,形成支持创新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