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党字〔2014〕13号
(2014年3月26日印发)
为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及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晋发〔2012〕12号)的精神,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加强世情、国情、省情和农情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的品质;坚持以诚信教育为基础,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二)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首要任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听取学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校考评学院和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工作部(处)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责,组织指导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学院党政联席会每学期专题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不少于两次,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任期工作目标,认真抓好落实。学校各部门要明确自身工作的育人责任,按照校党委的总体部署,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教书育人是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完善教师全员育人责任制。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积极引导全校党政干部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对任课教师业绩考评机制,将师德表现和教书育人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职务晋升和聘任挂钩。广大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规范,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在学校和教材中散布错误观点和言论的教师,经教育仍不悔改的要坚决调离教师岗位。
(四)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扎实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继续扩大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党校教育”三结合工作的覆盖面。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化建设,规范课程设置,彰显真理性,突出应用性,提高实效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探索专题教学和实践教学,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相结合,与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有效性。
(五)要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校、院党政领导,团干和辅导员要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教务处要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全校教学计划,成为全体大学生必修课程,保证每周一个课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编制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提纲,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学工部、教务处和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实施,健全考核措施,确保教学效果。
(六)充分发挥专业教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深入发掘我校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觉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塑造优良品格。
(七)分层次分专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体为一年级第一学期重点开展校规校纪教育、学习方法引导,第二学期重点开展巩固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养成。二年级第一学期重点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教育,第二学期重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和诚信教育。三年级第一学期重点开展创新成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学期重点开展专业辅导、基本实践技能培训。四年级第一学期重点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和考研指导教育,第二学期重点开展择业技能教育、诚信教育,自我形象教育,使大学生走好人生路。
(八)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节水、节粮、节电”主题教育活动。准确把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下简称“三爱”)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三爱”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教学,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不断升华对“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理解和认识;要继续以劳动实践课为载体,培养全校大学生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要扩大劳动实践课的覆盖范围,政治辅导员要亲自带队、亲自参与学生劳动实践课,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工厂和田间地头,积极参加以社会实践为主的劳动体验活动;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及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升国旗仪式、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深化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打造一大批“三爱”文化活动品牌。各学生班级要开展“三比三争”活动(即比学习、比服务、比贡献,争先进、争优秀、争模范),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以餐厅文明、宿舍文明、校园文明、教室文明为抓手,激发广大学生“三爱”热情,形成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心系祖国的校园风尚。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三爱”教育考核长效机制,及时总结 “三爱”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九)建立学校、学院和机关各部门领导、党员教师联系学生班级的制度,每人联系一个班级,每学期至少参加班级学生组织的1-2次活动。党员教师要主动参加所教班级学生组织的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社团活动。辅导员要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健康,经常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各种烦恼;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严格学习纪律,自觉养成严谨求实、勤奋好学的学风。广大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有关需求,热心为广大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多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十)要着力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配套文件,制定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继续认真做好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其他各项资助工作。要切实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并切实加强管理;逐步形成以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体,其它措施为补充的综合资助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十一)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重点抓好“一把手”就业工程、就业市场开拓、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队伍建设等工作。要把学生就业率作为调控各专业招生规模的重要参考。就业指导办公室和各学院要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专业化的、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职业生涯指导。加强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工作机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学生就业平台。
(十二)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的工作机制。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通过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发挥学生自律作用,大力推进以“健康向上的情趣,求知好学的氛围,整洁卫生的环境,互助和谐的关系,紧张有序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宿舍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把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严禁学生私自到校外居住。
(十三)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并定期研究相关事项,要逐步建立完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要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设,从学校经费上给予保证。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多渠道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重点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素质测评和心理咨询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在辅导员队伍中选聘稳定的学院心理辅导员,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在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交友择业、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十四)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有效的途径和形式,着力培养我校学生高尚的品德,自信的气质,坚韧的精神。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教务处、学工部要认真做好教材建设、选用和管理工作。
(十五)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重视新形势下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改善网络技术条件。学校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工作微博。学工部重点建设好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使其成为我校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成为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辅导员要建立与学生互动的QQ群和个人博客(微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加强正面引导。各学院、各部门的网站建设要注重开发对学生的教育和服务功能。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提高文明上网的自觉性。
(十六)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建立完善社会实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拓宽校内外实践教育渠道,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经费保障。要在继续做好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校团委要逐步建立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建立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大学生自愿参加义务劳动和社会服务。学校和各学院要建立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基地,并注重发挥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切实保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通过组织参观、调查、实习、访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坚定理想、锤炼品质,增长才干。
(十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文化建设。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具有农大特色的大学精神。要大力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精心组织开展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要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要以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公寓为依托,以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结合重大节日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要注意总结经验,在全校大学生中不断开展以“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经典和专业著作活动,形成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理解“中国梦”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必然联系,通过典型人物宣传、主题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目标,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国建功立业。
(十八)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定期举办“成功者之路”、“我的大学生涯设计”、“理想与成才”、“名师名家进大学”、“大学生村官宣讲论坛”、“农村基层干部讲坛”等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继续组织好“挑战杯”科技竞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以建设高品位、多层次的校园学术科技文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公寓文化、社团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党委宣传部要加强对各类人文社科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审批,强化过程管理,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广泛开展拒绝邪教活动,禁止在校园内传播宗教。
(十九)大力推进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真正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实现 “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党校,加大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定期研究分析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和做好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把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作为学生党建的重要举措,要关心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大学生党支部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效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学校要为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要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完善制度,不断加大共青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工作力度。要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共青团干部的培养、锻炼和考核工作。
(二十一)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的领导。经常听取学生代表对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学生会、研究生会调研、提案制度,更好地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建立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指导学生社团工作制度,修订和完善学生社团管理条例,从政策、经费和活动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促进学生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要加强班级民主管理,民主讨论、民主决策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在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中的职能。
(二十二)加强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部、共青团、就业指导办公室干部、政治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工作队伍建设。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并加强培训和研修工作。要改进辅导员选聘方式方法,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的要求,认真选聘优秀教师,党员干部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不仅要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要在思想品德、学术道德、创业就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鼓励辅导员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二十三)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完善有关聘任、管理和考核制度,落实相关待遇。健全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引导青年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原则上应具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
(二十四)鼓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申报科研立项,结合工作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要完善政治辅导员的培训制度,每学期不少于一次集中培训,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定期组织必要的考察、交流,丰富经验,开阔眼界,提高创新能力。
(二十五)研究制定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考评办法。狠抓落实,实行责任追究制,使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和各类津贴直接挂钩。学工部、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和学院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干部,一般要从表现突出、考核优秀、符合任职条件的政治辅导员中选拔。学校根据有关政策,做好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特别优秀的可按有关规定破格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注重选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典型,定期评比表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二十六)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学校要逐步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要集体研究,合理使用专项经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的同时,配备专项经费用于思政教师的学术交流、社会考察等活动。要认真规划,分步实施,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和方法。
(二十七)整合校内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教育资源,开辟专题栏目,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浓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十八)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海内外校友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大学生面对面地探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发挥校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要逐步建立学校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有效机制,定期交流反馈信息,形成学校、家庭互动,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育人氛围。
(二十九)重视学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增加雕塑、塑像、标语和画像等人文景观,进一步美化校园。要注重安全教育,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稳定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娱乐场所、非法传教场所的整治,严厉打击侵犯师生合法权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平安、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