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从山西省科技厅传来喜讯,我校农学院高志强教授主持完成的《旱地小麦蓄水保墒增产技术与配套农业机械的研发应用》,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旱地小麦栽培的科学研究领域,高志强教授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从农家子弟到全国知名小麦专家
高志强,1964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中阳县一个贫困农村家庭。他是家里的长子,从小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全家人的生活状况。1982年,他考进了我校的农学系(现在农学院的前身)读本科。大学四年,高志强学习很努力,希望毕业后,能被分配回中阳县工作,那样可以离家人近些,方便照顾。但因在校学习表现优秀,系里希望他留校工作。经过考虑,他选择了留校,从事自己喜爱的教学科研工作。1991年高志强考上了我校农学系的研究生,师从全国著名小麦专家苗果园教授,从此踏上了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栽培研究的科研之路。
苗果园教授不仅是高志强科学研究的引路人,而且他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极度热忱、严谨和全身心投入,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影响了高志强。在苗果园教授的影响下,高志强走出象牙塔,走进了农田,足迹遍布全省几乎所有的小麦生产县。哪个县里的小麦种植面积有多少,生产水平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高志强一清二楚,为今后的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苗果园教授常说,在科研领域要占领地、占山头,也就是说在学术上要有话语权,要说得上话。高志强又是一个“认死门”的人,认准一条道就会一直走下去。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一边搞科研,一边与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紧密结合、与农民打交道,做科研技术推广,为地方小麦稳产和高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认可,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他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也真正实现了苗果园教授的期望,占领了北方旱地小麦栽培研究领域的山头,不仅成为了省内著名的小麦专家,还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小麦专家。
2008年,他被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2011年被农业部聘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机械研究室岗位科学家。他还兼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委员会小麦学组副组长、全国作物高产创建专家指导团专家、山西省科技入户小麦专家、山西省农业厅小麦生产顾问、山西省高产创建小麦专家、山西省“农科110”专家、山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作物学报》编委。
接过科研接力棒,提出旱地小麦种植新技术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再加上地下水资源短缺和自然降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旱地小麦占到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1/2,产量仅为总产量的1/3,若遇到灾旱年,产量更低,因此旱地小麦休闲期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我校长期以来就有研究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的传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苗果园教授为核心的小麦课题组便开始进行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当时主要进行旱地小麦“四早三多”蓄水保墒技术以及旱地小麦磷肥增产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集体攻关研究。即便受学科条件限制、科研经费不足,课题申请困难等因素的制约,但在苗果园教授的引领下,小麦课题组扎根农村,克服困难,坚持旱地小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年的艰苦研究,提出量磷肥在旱地小麦生产上具有重要作用的突破性成果,对指导当时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的丰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著名的“东官庄”效应,在全国小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进入21世纪,高志强和他带领的旱地小麦栽培团队接过了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研究的接力棒。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2009年,高志强和他的科研团队针对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现实情况,首次提出了“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即提前实施耕作、提前实施培肥、提前实施秸秆处理的旱地小麦休闲期蓄水保墒技术。团队在栽培技术增产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还自主研发并推广应用了与该技术配套的农业机械——施肥覆膜播种一体机械与深松施肥配套机械,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结合,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高志强和他的科研团队提出的“三提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从2011年起被农业部推荐为主推技术,在山西、陕西、甘肃三个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推广面积4534万亩,增产小麦259451万公斤,合计节本增收997923.24万元,为我国北方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搞建试验示范基地,把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根扎得更深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于高志强来说,也是一个转折之年。这一年,已经身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的高志强,受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多了连续5年、每年稳定支持70万元的科研经费,这让他更有信心继续做好旱地小麦栽培研究,在做科研、做社会服务的时候更有底气了。
还在2009年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科研团队开始选址建设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他们选择了对于旱地小麦来说气候和土壤条件都较为典型的闻喜县作为选址县。当时已经年逾七十的苗果园教授,也不辞辛劳地亲自陪着高志强下到农村选址,让高志强十分感动。在县农委总农艺师韩云生、技术站站长谢海申的陪同下,高志强先选择了后宫乡作为试验示范基地,但在地里打眼取样时发现打到80厘米到1米的深度时就打不下去了,而按照他们的计划取样测水分要测到3米土层。
之后,高志强又选择了龙到头村作为试验示范基地,实施“三提前”技术种植了10多亩小麦作为试验田,小麦冬前长势很好,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也确定要在2010年5月份到他的试验基地开现场会。然而,2010年4月13日突如其来的晚霜冻害却把地里小麦40%的主茎都冻死了。当时大家都十分沮丧,还好高志强临危不乱,提议追尿素试试看能否挽救,最终效果还不错,长势还算好,5月20日开现场会时也得到了农业部专家的认可。
经过冻害一事,高志强决定另选基地,选定了桐城镇邱家岭作为新的试验示范基地,并在2010年6月与邱家岭村委联合建成了专家大院。经过三次选址,高志强终于有了稳定的研究与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目前闻喜县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有试验田100余亩,示范田2000余亩,成为了我校教学、科研、生产服务的主要依托。2012年4月,该基地被教育部、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农民咨询、培训基地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场所。
桃李满园,后续研发之路将更宽广
高志强的科研团队,在多年的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栽培研究和示范推广过程中,组成人员越来越科学化,梯队建设日趋完善,形成了较强的科研队伍。团队目前由5名教授、5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实验师、1名博士后共13名在职成员及50余名研究生组成。在团队负责人高志强的带领下,大家各司其职,又协调统一地完成科研工作。
在团队成员的眼中,高志强是一个颇具领导气质的团队带头人。他把控着整个团队科学研究的大方向,知人善用,给每个团队成员充分的个人发挥空间,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
在大团队的基础上,高志强根据科研需要还分成了四个研究方向小组,其中农学院副教授孙敏博士负责旱地小麦栽培生理研究,农学院教授杨珍平博士负责作物根土水肥系统研究,农学院副教授董琦博士负责旱作农田固碳保墒减排研究,经管院教授王闰平博士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每个研究小组在小组负责人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上到专家教授下到研究生、本科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和睦地、团结地朝着团队共同的科研目标努力着。
近5年来,围绕旱地小麦蓄水保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团队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14项、省部级课题26项,在旱地小麦栽培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发表论文154篇;出版专著9部,参编著作14部;授权专利11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研制农机产品3套;核心成员2人晋升教授,2人晋升副教授;培养研究生61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47名。
上行下效。高志强严以律己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为了工作,团队的每个人都不计个人得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说起自己的妻子,高志强不无自豪也颇带愧疚地说:“我有一个贤惠的爱人。这么多年,为了工作,我很少顾家,她也不埋怨我每天忙,而是尽心照顾好我的生活,支持我的工作。”团队成员孙敏,当年孩子生下才四个月,为了工作,就主动请缨带着学生下基层搞调研,开展科研工作。
不仅是老师们,团队的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感召下肯吃苦、不怕累,你追我赶地进行学习、开展科学研究。
2009年,高志强在龙到头村建示范基地时,他的研究生,一个叫李青的女孩,孤身一人住在村长家,对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每天去地里的时候,因为农村地广人稀,她有些害怕,就让村长的爱人陪着去。为了又快又准确地得到土壤含水量数据,她每天回到村长家,还要及时对土壤进行称重、烘干、再称重,对各种数据做分析整理等工作。科研实践收获了成绩,获得了能力,李青毕业后,顺利地被选拔到山西省农科院工作。
谈起这些学生,孙敏十分感慨地说:“不是我自夸,我们的研究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真的让人十分感动。这些学生们是真的非常热爱这项科研工作。”基地的驻扎生活不比学校、家里那么舒适。学生们吃住在专家大院,那里以前是邱家岭村废弃的小学,条件不是很好。他们和老师一起过着每周去县城买一次菜,每5天放一次水,自己做饭洗衣,没暖气,没网络的生活,而且呆在那里的累计时间每年要超过半年。因为当地缺水,他们的用水全指着两个大水缸,一个储的水用来吃,一个储的水用来洗漱。随着驻扎团队人员的不断壮大,后来洗漱的水也用来吃饭了。就算发现水缸里出现了红色线虫,他们也舍不得把水倒掉,而是用来洗漱。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却从未有人放弃。
学生们不仅科研热情浓郁,而且之间还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不仅学业成绩好,论文发表的也多。从2011年至2015年,团队里有10个研究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有些同学三年来还拿了两个国家奖学金。他们从高志强的科研队伍里学到的科学知识、科研精神将影响他们一生。(范晓峰)